“关键学科发展基金”数学学院项目进展

相关阅读:“关键学科发展基金”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项目进展

“关键学科发展基金”生命科学学院项目进展

2016年中国科大启动了 “捐赠关键学科,成就一流科大”年度筹款行动。新创基金会在2016年年底争取到了不低于5800位校友捐赠、120万元的草根校友捐赠,设立“关键学科发展基金”。中国科大“关键学科发展基金”第一批支持数学、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等四学科(学院)的发展,支持引进国际一流青年人才。

2016年项目进展

2016年,数学学院通过新创基金会资助了7位青年领军人才,他们是从全职杰青、青千、百人、特任研究员等众多优秀人才中脱颖而出。他们分别为:陈洪佳、陈小伍、刘利刚、刘世平、马杰、盛茂、王作勤。

以下为获得资助的青年人才名单。由于涉及薪资,属于保密信息,故无法将资助金额公布。

陈洪佳简介

数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取得理学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基础数学博士学位。陈洪佳博士自2008年9月起先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7月开始在加拿大劳里埃大学访问。自2014年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至今。

陈洪佳教授一直从事基础数学中李理论的研究。在SCI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8篇。对Q型扭仿射李超代数相关的量子超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教学和学生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已开设本科生课程4门,研究生课程3门,课程评估良好,其中一门本科生基础课课程评估结果排在全校前15%。

陈小伍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2002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2-2007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3-2004年前往比利时Antwerpen大学学习。 2007-2008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2010在洪堡奖学金,德国Paderborn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2010年9月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发表论文数篇,完全刻画了根方零代数的奇点范畴,将之与Leavitt路代数的表示理论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具体构造Leavitt路代数的无限维单表示;被多位知名国际同行称为“Chen simple module”。 得到了Frobenius范畴的Quillen-Gabriel型嵌入型定理,应用于加权射影直线的研究。

刘利刚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2年9月至1996年6月,就读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6年9月至2001年6月,就读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副研究员。2004年8月至2012年1月在浙江大学数学系任职副教授、教授。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自2012年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至今。

主要从事于计算机图形学,几何建模与处理,3D打印中的几何优化,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来,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收录,其中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唯一的I区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上发表了8篇论文,包括该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Siggraph或Siggraph Asia。16项发明专利。

刘世平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至2006年,就读于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至2008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2008年至2012年,就读于莱比锡马普数学所和莱比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3年在莱比锡马普数学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3年至2016年在杜比大学任职研究助理进行博士后研究。自201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至今。

主要从事于微分几何、几何分析、谱几何、图谱理论、谱聚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功运用图谱理论中发展的方法,回答了 Funano和 Shioya关于黎曼流形以及 Alexandrov空间上高阶特征值维数无关估计的公开问题和猜想。发表数篇论文,多篇被SCI收录。

马杰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取得理学士学位,2011年,在乔治亚理工学院数学学院取得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担任亨德里克助理教授 。2013年至2014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自201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至今。

在极值组合、结构图论和概率组合等现代离散数学的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创新成果。自2010年以来,马杰博士共完成学术论文25篇,其中20篇已在国际数学核心学术刊物上接受发表,13篇发表在离散数学国际顶级学术杂志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Theory-Series B,Combinatorica和Random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上。

盛茂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7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数学研究生课程。于2006年3月获得数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德国美因茨大学,担任左康教授助理,主要研究代数及算术几何领域中的Hodge理论及其应用。2012年9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代数几何及算术几何的Hodge理论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工作成果有1.卡拉比-丘(Calabi-Yau)模空间的几何。2.志村(Shimura)模曲线上Higgs 丛的正特征几何。3.正特征时的Arakelov不等式。

王作勤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2008年到2010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J.J.Sylvester助理教授,2010年到2013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任博士后助理教授。同年7月全职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为微分几何,主要研究半经典极限下Laplace型算子谱与背景空间的几何、分析性质之间的关系。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针对薛定谔型算子,定义了多种谱不变量,并用之得到了很多逆谱结果等。论文发表于Geometr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Journal of Differenital Geometry、Journal of Functional Aanalys、Inverse Problem等国外一流数学期刊。

数学学院概况

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本院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江学者特聘岗位设置学科,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数学所有博士点),2007年获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为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我院讲学,学校为本院设立了“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创业, 现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院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41名,其中包括3位长江学者、6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12位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年轻学者均具有国内外博士学位,形成了求实创新的治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自九十年代以来,本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两项,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数学研究所经中科院批准,成立于1983年。2010年成立了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分中心和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从事数学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2017-08-21 上一篇: 袁亚湘、张明敏 | 2023年中国数学会三大数学奖 下一篇: 起底AI与大数据之中国科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