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校友当选权威学会院士会士

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12月4日下午正式对外公布。中国科大教授郑永飞当选。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科大58级近代力学系校友王自强、81级研究生校友庄文颖研究员也当选。据初步统计,目前我校毕业生中已有4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也在12月初宣布,两位校友入选:1961级无线电系校友董春鹏研究员、1987级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校友邓中翰博士,据初步统计。此外,中国科大有3位兼职教授入选两院院士——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万元熙研究员、兼职教授吴曼青研究员分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而科大化学物理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包信和研究员则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12月,2009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增选揭晓,中国科大校友许怒(772)、钱剑明(804)、张世伟(832)、段路明(902)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至此,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大校友中已有22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12月,中国科大808校友、多伦多大学教授卓敏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卓敏校友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2009年12月,我校808校友卓敏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卓敏校友生于1964年11月,1985年获中国科大生物系学士学位,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转博后前往美国艾奥瓦大学药理系联合培养,并于199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2至199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研究中心诺贝尔奖获得者E. R. Kandel实验室任博士后,1995至199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子生理学系美国科学院院士R. W. Tsien实验室任博士后。

卓敏校友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1996至1999年)、副教授(1999至2002年)和教授(2002至2003年),是华盛顿大学痛觉中心创建人之一、基础研究部主任。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痛觉传递的中枢可塑性及其突触分子机制在脑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在Nature、Science、Neuron、Nature Neurosci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综述10余篇。

以上综合中国科技大学新闻中心校友总会网站报道

郑永飞、邓中翰当选新科院士(原文发自11月中)

2009年11月初,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举行院士大会,完成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工作。

可靠消息,中国科学院2009年增选投票在11月5-6日结束,中国科技大学郑永飞已被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包信和研究员也在当选之列。由于新增院士名单须报国务院批准,正式新闻预计将在12月中旬发布。

尽管正式新闻尚未发布,但新增院士名单在坊间与网络已是公开秘密。网络流传的名单颇为一致。郑永飞当选,应当准确,唯中国科大校方与数位院士在官方消息发布前拒绝评论或证实。但新创基金会向多个可靠渠道核实,消息准确。据称,有科大教师向郑永飞当面表示祝贺,本人也未否认当选消息。

另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也在11月初完成。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邓中瀚(877)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瀚,1987年从江苏南京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空间科学系,其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邓中瀚在2007年、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均为最年轻者。如当选,则为本届工程院最年轻的新增院士。

郑永飞简介

郑永飞:男,1959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长丰县。地球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 年获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南京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化学博士学位。1992-1993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兼任《Terra Nova》和《Geochemical Journal》Associate Editor,《科学通报》副主编,Elsevier出版社《Chemical Geology》、《Lithos》、《Ore Geology Review》和《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等杂志编委,国际岩石圈计划大陆超深俯冲工作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

主编《化学地球动力学》(科学出版社, 1999),编著《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 2000)。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部分论文已经被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SCI刊物他引达1780余次 (ISI论文前十年引用率地球科学领域世界前5000名,2006和2007年引用排名榜中国地球科学家第2位)。2005年当选美国矿物学会会士,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8年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青年科技奖”,1995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1994年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4年度入选者,获 199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同位素体系平衡的地质年代学和动力学效应”和”扬子陆块北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扬子板块俯冲的壳幔地球化学循环”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形成和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等。

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在矿物同位素分馏系数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岩石成因同位素示踪和化学地球动力学、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首创应用增量方法对固体矿物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进行系统准确的理论计算,取得了与实验室测定和自然观察相一致的结果,促进了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发现中国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中存在氧碳同位素异常,首次为超高压榴辉岩形成前大陆板块俯冲较快、形成时在地幔深部的居留时间很短、形成后板块折返初始阶段冷却上升较快的地球动力学论断提供了关键性的同位素判据,拓展了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进行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这一国际前沿领域。首次将热液成矿过程中二氧化碳去气作用、流体混合作用、热液/围岩相互作用和次生热液蚀变作用对稳定同位素体系的影响予以理论模式并进行了矿床地球化学应用,为确定热液成矿条件和成矿物质来源、理解热液矿床成因提供了定量地球化学模拟方法。

2009-12-06